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簡介

發(fā)布時間:2020-05-1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簡介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簡介內(nèi)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簡介 正文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簡介

發(fā)布者:程洪金發(fā)布時間:2017-11-02瀏覽次數(shù):3671

一、歷史傳承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留學生教育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1981年夏,上外招收了第一批由“日本青年向中國青年贈書會”推薦的暑期漢語進修班學生27名。同年10月,為適應工作的需要,學校成立了“中文學習部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中文教研室,教研室當時只有4名專職教師、7名兼職教師。
1984年,由原先基礎部的漢語教研室、語言學教研室、國際關系教研室以及中文部的中文教研室合并而成對外漢語教學系。在建立對外漢語教學系的同時,學校組建了“留學生辦公室”,直接受分管外事的副校長領導。留學生辦公室和對外漢語教學系同屬一個總支。
1994年1月18日,在原對外漢語教學系和留學生辦公室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下設學院辦公室、外國留學生部、外國留學生中文教研部、對外漢語教學系、語言學教研部,當時共有教職工42人。
建院以來,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院的辦學規(guī)模和辦學層次多次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各項工作也進入了良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階段。目前,學院下設學院辦公室、外國留學生部、留學生中文教研部、中國語言文化教研部、語言學教研部、漢語國際教育教研部,主要承擔全校留學生的招生與管理、3個學術(shù)型碩士點、1個專碩學位點和1個博士點的培養(yǎng)與管理、留學生本科生/進修生的教學以及全校中文類通識教育必修課的教學等工作。
二、專業(yè)建設
1984年11月19日,國家教委正式批準在我校增設對外漢語教學專業(yè)和外事管理專業(yè),我校成為全國范圍內(nèi)最早擁有對外漢語教學專業(yè)的四所高校之一。
1993年12月,國家教委正式批準我校設立留學生“中國語言文學”四年制本科專業(yè)。1997年,首批對外漢語專業(yè)(經(jīng)貿(mào)方向)的15名留學生完成本科學業(yè),7人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2000年,“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兩個碩士點同時獲批,2002年開始招生。同年,根據(jù)學校學科發(fā)展、整體布局的需要,原學院下屬的對外漢語專業(yè)(中國學生)劃歸國際教育學院。
2001年,在留學生漢語本科專業(yè)中新設中英方向。
2007年,為順應漢語國際推廣新形勢的需要,為國家培養(yǎng)從事海外漢語教學和傳播中華文化的專門人才,學院成功申報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點,成為全國首批獲得設立該專業(yè)學位點的24所高校之一,2008年開始招生。
2009年,學院新設留學生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漢語)本科專業(yè),2013年首批9名學生順利畢業(yè),獲得經(jīng)濟學學士學位。
2010年,學院負責申報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quán)點,獲上海市教委批準。
2011年,申報設立漢語言文字學碩士點獲批,2012年開始招生。同年經(jīng)教育部高教司同意、備案,留學生“對外漢語”專業(yè)調(diào)整為“漢語言”專業(yè)。
2013年,開始招收工商管理(漢語)專業(yè)本科留學生。
2014年,學院在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quán)點下成功自設漢語國際教育二級學科博士點,2015年開始招生。
三、師資隊伍
學院現(xiàn)有教職員工50人,其中行政人員13人,教師37人。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講師18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6人,博士在讀者3人,具有博士后研究經(jīng)歷者10人;90%以上教師具有在海外工作、學習或研修的經(jīng)歷。學院另聘有合同制教師25人,各類兼課教師100余人。
四、科研情況
在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我院教師還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科研成果。在“十二五”期間,全院共計出版學術(shù)專著(包括譯著)10部、工具書29本、教材10余部、論文集4本;發(fā)表論文240篇,其中發(fā)表于核心期刊的論文90篇。
截至目前,我院教師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5項、上海市哲社項目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4項、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2項、上海外國語大學重大科研項目2項、上海外國語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2項。此外,學院還承擔了國家漢辦、上海市學位辦、上海市語委、上海市語測中心等各級各類教學、科研項目多項。
五、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院非常重視并積極開拓與海外院校的合作和交流,積極開拓來華留學的渠道。每年都有四五千名留學生來我院參加長期或短期學習(包括許多國外知名大學的校際交流生),他們分別來自世界各地100個左右的國家和地區(qū)。在“請進來”的同時,學院還十分注重對接國家“走出去”的發(fā)展戰(zhàn)略,積極推廣中國語言文化,每年均有數(shù)十名研究生以志愿者或交流生的身份被派往美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意大利、匈牙利、西班牙、摩洛哥、新西蘭、泰國、秘魯、厄瓜多爾、墨西哥、智利等國擔任志愿者教師、進修或攻讀學位。此外,學院曾先后派出了十余位教師赴海外孔子學院擔任中方院長或公派教師。
學院已與韓國釜山外國語大學達成合作協(xié)議,開展“2+2”“3+1”模式的本科雙學位項目;與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簽署協(xié)議開展“1+1”碩士雙學位培養(yǎng)項目。學院目前正與俄羅斯、韓國等國的相關院校積極磋商,爭取開拓更多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

上海外國語大學

添加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上海外國語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上海外國語大學報錄比、上海外國語大學考研群、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姐微信、上海外國語大學考研真題、上海外國語大學專業(yè)目錄、上海外國語大學排名、上海外國語大學保研、上海外國語大學公眾號、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上海外國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上海外國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zhangjiajieline.cn/shanghaiwaiguoyudaxue/yanjiushengyuan_29121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