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法學院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簡介

發(fā)布時間:2020-05-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同濟大學法學院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簡介

同濟大學法學院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同濟大學法學院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簡介 正文

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75年的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系。1982年恢復學位制后,首批獲得海洋地質碩士學位授予權,1983年成為當時國內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質學博士點。1991年批準設立海洋科學博士后流動站,1992、1993年先后獲準設立應用地球物理碩士點和固體地球物理學博士點。海洋地質學科得到國家211和985計劃重點支持,2000年入選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2001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6年建成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科學2015年入選上海市“高峰學科”計劃,2017年入選教育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同年獲國家發(fā)改委批準領銜建設“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大科學工程。   學院現有教職工110余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21人,講師17人,實驗技術人員13人,行政教輔人員18人。擁有一支由中科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優(yōu)秀教師隊伍。學院現有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海洋技術3個本科專業(yè),海洋科學與地球物理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海洋科學和地球物理學兩個博士后流動站。截至2017年底,學院共有本科生239人、碩士生153人、博士生135人。
   在學術方向上,圍繞“氣候演變熱帶驅動”和“西太平洋地質演變”兩大長期學術目標,形成了“古海洋學與古環(huán)境”、“深海沉積學”、“深海生物地球化學”、“大洋巖石圈演化”和“油氣資源與勘探”等五個緊密結合的研究方向。學院以國際一流學科為標準,圍繞國家海洋和油氣資源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大需求,以國際大洋發(fā)現計劃(IODP)、“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大科學工程、基金委“南海深海過程演變”重大研究計劃等國際和國內重大海洋科技任務帶動,開展國際前沿的海洋科學研究,努力將學院建設成為一個面向深海、以海陸結合、科學與技術結合為特色的世界一流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yǎng)基地。
同濟大學

添加同濟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同濟大學考研分數線、同濟大學報錄比、同濟大學考研群、同濟大學學姐微信、同濟大學考研真題、同濟大學專業(yè)目錄、同濟大學排名、同濟大學保研、同濟大學公眾號、同濟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同濟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同濟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zhangjiajieline.cn/tongjidaxue/yanjiushengyuan_30071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