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徐方建

發(fā)布時間:2021-10-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徐方建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徐方建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徐方建 正文


  徐方建(Xu Fangjian),男,1982年12月出生,博士、講師。2004年畢業(yè)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勘查工程專業(yè),獲工學學士學位,2004-2009年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攻讀海洋地質學博士學位,專業(yè)方向為海洋沉積與礦物學。2009年7月至今,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資源與信息學院從事海洋地質調查研究與教學工作。
  辦公室電話:0532-86983073
  手機號碼:13806448770
  郵箱地址:xufj@upc.edu.cn

  一、教學工作
  承擔的課程:礦物巖石學

  二、學術研究
  承擔的科研項目
  2009-2011,“東海內陸架沉積物古環(huán)境、古氣候演化記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縱向,3萬。

  發(fā)表論文
  [1] Xu Fangjian, Li Anchun, Xu Kehui, Li Tiegang, Chen Shiyue, Wan Shiming, Liu Jianguo. Cold event at 5500 a BP recorded in mud sediments on the inn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9, 27(4): 975-984.
  [2] 徐方建, 李安春, 萬世明, 劉建國, 徐兆凱, 肖尚斌, 王金麗. 東海內陸架陸源物質礦物組成對粒度和地球化學成分的制約.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09, 34(4): 613-622.
  [3] 徐方建, 李安春, 萬世明, 劉建國, 王宏娜, 周菲凡. 東海內陸架泥質區(qū)中全新世環(huán)境敏感粒度組分的地質意義. 海洋學報, 2009, 31(3): 95-102.
  [4] 徐方建, 李安春, 肖尚斌, 萬世明, 劉建國, 張永超. 末次冰消期以來東海內陸架古環(huán)境演化. 沉積學報, 2009, 27(1): 118-127.
  [5] 徐方建, 李安春, 徐兆凱, 肖尚斌, 萬世明, 劉建國. 東海內陸架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物源意義. 中國稀土學報, 2009, 27(4): 574-582.
  [6] 徐方建, 萬世明, 李安春, 劉建國, 王金麗. 中國邊緣海陸源沉積物粒度與礦物組成的關系. 自然科學進展, 2008, 18(11): 1271-1278.
  [7] 徐方建, 李安春, 劉建國, 萬世明, 徐兆凱, 李傳順. 東海內陸架泥質沉積中心的環(huán)境敏感粒度組分.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07, 27(增刊): 16-20.
  [8] 徐方建, 李安春, 劉建國, 萬世明, 徐兆凱, 王金麗. 末次冰消期以來東海內陸架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 地球化學, 2010: 待刊.
  [9] 徐方建, 陶小晚, 陳世悅, 陳木宏, 李安春, 肖尚斌. 近4400 a南海北部陸架沉積地球化學記錄及其地質意義. 沉積學報, 2010: 待刊.
  [10] 徐方建, 肖尚斌, 李安春. 近4400 a南海北部陸架沉積物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海洋與湖沼: 復審.
  [11] Li Anchun, Xu Fangjian, Xiao Shangbin, Liu Jianguo. Formation history of Holocene mud deposits in Bohai sea, Yellow Sea, East China Sea and their record to paleoclimate change.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Marine Sciences of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2007: 137-139.
  [12] 王偉, 李安春, 徐方建, 黃鵬, 李艷. 北黃海表層沉積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沉積環(huán)境分析. 海洋與湖沼, 2009, 40(5): 525-531.
  [13] 孟慶勇, 李安春, 徐方建, 周曉靜, 李傳順. 東海內陸架EC2005孔沉積物磁化率與粒度組分的相關性研究. 科技導報, 2009, 27(10): 32-36.
  [14] 劉建國, 李安春, 徐方建, 王朝品. 兩種密度三溴甲烷分離重礦物效果的對比分析. 海洋科學, 2008, 32(1): 32-37.
  [15] 劉建國, 李安春, 徐方建. 渤海泥質區(qū)柱狀沉積物的重礦物特征及其環(huán)境意義.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07, 27(增刊): 11-15.
  [16] 徐兆凱, 李安春, 徐方建, 孟慶勇, 李傳順, 劉建國. 東菲律賓海表層沉積物中元素的賦存狀態(tài).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07, 27(2): 51-58.
  [17] 李艷, 李安春, 萬世明, 徐方建, 李傳順, 池野. 大連灣近海表層沉積物礦物組合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環(huán)境.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09, 29(4): 115-121.
  [18] 徐兆凱, 李安春, 蔣富清, 徐方建. 東菲律賓海沉積物的地球化學特征與物質來源. 科學通報, 2008, 53(6): 695-702.
  [19] 劉建國, 李安春, 陳木宏, 徐方建. 全新世渤海泥質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 地球化學, 2007, 36(6): 559-568.
  [20] 劉建國, 李安春, 徐兆凱, 徐方建. 全新世渤海沉積物中的錳異常.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07, 32(增刊): 8-14.
  [21] 萬世明, 李安春, Stuut J-BW, 徐方建. 南海北部ODP1146站粒度揭示的近20Ma以來東亞季風變化.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7, 37(6): 761-770.
  [22] 肖尚斌, 李安春, 蔣富清, 徐方建, 鄭范, 陳忠. 近2 ka來東海內陸架泥質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 地球化學, 2005, 34(6): 595-604.
  [23] 肖尚斌, 李安春, 劉衛(wèi)國, 趙家成, 徐方建. 閩浙沿岸泥質沉積的物源分析. 自然科學進展, 2009, 19(2): 185-191.
  [24] Xu Zhaokai, Li Anchun, Jiang Fuqing, Xu Fangjian. Geochemical character and material source of sediments in the eastern Philippine Se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8, 53(6): 923-931.
  [25] Wan Shiming, Li Anchun, Stuut J-BW, Xu Fangjian. Grain-size records at ODP Site 1146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mplications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evolution since 20 M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7, 50(10): 1536-1547.
  [26] Liu Jianguo, Li Anchun, Xu Zhaokai, Xu Fangjian. Manganese abnormity in Holocene sediments of the Bohai Se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 18(2): 135-141.

  三、主要科研方向簡介
  主要從事海洋沉積與礦物學的研究工作,具有良好的出海作業(yè)經(jīng)驗。2006年7-9月,作為領隊組織并參與了東海海上調查工作,包括海底沉積物和懸浮體采樣,負責樣品現(xiàn)場分析測試。2008年6-9月,參加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的海上調查工作,主要負責海底表層和柱狀沉積物取樣,室內進行了輕礦物鑒定工作。2008年9-10月參加了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南海海域的重力、磁力調查。2006~2008年,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東海內陸架泥質沉積體及其古環(huán)境記錄”(編號:40576032),開展了大量沉積學、礦物學和地球化學方面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
  利用位于東海內陸架沉積中心的EC2005孔沉積物樣品完成了博士學位論文“東海內陸架泥質區(qū)EC2005孔沉積特征及古環(huán)境記錄”,分析了研究區(qū)末次冰消期以來的沉積環(huán)境演化、海平面升降、浙閩沿岸流形成歷史、穩(wěn)定的泥質沉積體形成歷史及其蘊含的古氣候信息,揭示出世界范圍內存在的新仙女木事件、8.2 ka冷事件和5500 a冷事件,特別是在中全新世5.9~5.2 ka BP期間的高分辨率材料(1.0-1.5 a)研究方面,發(fā)現(xiàn)了62 a和11 a的太陽活動周期以及與現(xiàn)代ENSO周期相似的6 a和5 a周期,認為中全新世東亞冬季風演化可能是太陽活動以及古ENSO事件對全球氣候系統(tǒng)的影響所致,并指出5500 a冷事件可能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古文化、古文明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物質來源研究方面,指出末次冰消期初期至今,研究區(qū)主要物質來源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經(jīng)歷了湖盆流域物質為主階段-湖盆流域物質為主向長江物質為主轉變的過渡階段-長江物質為主的階段,認為其他河流物質也會影響到研究區(qū),并認為海平面以及流系的形成、演變是物質來源發(fā)生變化的重要原因。根據(jù)陸源物質粒度和礦物成分之間的關系,建立了陸源物質平均粒徑與主要礦物成分含量大小的函數(shù)模型,探討了陸源物質礦物、地球化學成分與粒度的關系。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wǎng)站,如有錯誤,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fā)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xù)隨時更新網(wǎng)頁或發(fā)布調劑信息??佳信删W(wǎng)站和APP流量巨大)聯(lián)系方式

添加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考研分數(shù)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報錄比、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考研群、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姐微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考研真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專業(yè)目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排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保研、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公眾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本文來源:http://m.zhangjiajieline.cn/zhongguoshiyou/daoshi_47708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