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鄭州大學生物化學(三)專業(yè)研究生考試大綱 正文
生物化學(三)考試大綱
1、考試范圍
生物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答題方式與時間
閉卷、筆試、180 分鐘
3、試題分值:150 分
4、題型與分值分布:
名詞解釋 8 題,5 分/題,共 40 分
簡答題 7 題,10 分/題,共 70 分
問答題 2 題,20 分/題,共 40 分
5、考查范圍:
第一章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1. 蛋白質的分子組成: 氨基酸:L-α-氨基酸結構通式和分類、20 種氨基酸的英文名詞及
縮寫符號、氨基酸的理化性質。肽:肽鍵與肽鏈,肽與蛋白質的區(qū)別,生物活性肽。
2.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蛋白質的一級結構:維持一級結構穩(wěn)定的化學鍵;蛋白質的二級結
構:肽單元、α-螺旋、β-折疊、β-轉角、無規(guī)卷曲、模序及氨基酸側鏈對二級結構形成
的影響;蛋白質的三級結構:次級鍵、結構域及分子伴侶;蛋白質的四級結構。蛋白質的分
類。
3.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蛋白質一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分子病。蛋白質空間結構與功能
的關系:蛋白質構象改變和疾病。
4.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膠體性質、蛋白質變性與復性、沉淀、紫外吸收反應。
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1. 核酸的化學組成及一級結構:核苷酸的結構:嘌呤與嘧啶,核糖與核苷,戊糖碳原子的
編號。 核酸的一級結構:概念、核苷酸各組分間的連接鍵、書寫方式。
2. DNA 的空間結構與功能:DNA 的二級結構——雙螺旋結構模型:Chargaff 規(guī)則, B-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要點。DNA 的超螺旋結構及其在染色質中的組裝:DNA 的超螺旋結構,原核
生物 DNA 的高級結構。DNA 在真核生物細胞核內的組裝:核小體。DNA 的功能:基因 ,基因
組,DNA 的功能。
3. RNA 的結構與功能:信使 RNA 的結構與功能:hnRNA ,mRNA 的結構特點。轉運 RNA 的結
構與功能:稀有堿基,莖環(huán)結構,氨基酸接納莖,反密碼子,三級結構。核蛋白體 RNA 的結
構與功能:真核及原核生物核蛋白體的組成。其他小分子 RNA:動物細胞內其他的 RNA 種類
及功能。
4. 核酸的理化性質、變性和復性及其應用: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質:260nm 紫外吸收。DNA
的變性:概念,解鏈曲線,Tm 值,增色效應。DNA 的復性與分子雜交:退火。
第三章 酶
1. 酶的分子結構與功能:酶的分子組成:單純酶,結合酶,酶蛋白,全酶,金屬酶,輔酶,
輔基,維生素與輔酶,維生素的分類及其與輔酶的關系,常見輔酶的結構與功能,輔酶的作
用,金屬離子的作用。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團,結合基團,催化基團。同工酶:概念,LDH
同工酶譜的變化及意義。
2. 酶促反應的特點與機制:酶促反應的特點:高效性,特異性,可調節(jié)性。酶促反應機
制:活化能,誘導契合假說,鄰近效應、定向排列、多元催化、表面效應。
3. 酶促反應動力學: 底物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米-曼氏方程,Km、Vmax。 酶濃
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最適溫度。 最適 pH。 抑制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不可逆性抑
制作用的特點,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種類、區(qū)別及動力學特點。 激活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必需激活劑,非必需激活劑。 酶活性測定及酶活性單位。
4. 酶的調節(jié):酶活性的調節(jié):酶原,酶原的激活的概念、機制及意義。變構酶,變構調節(jié)
與協同效應。酶的共價修飾調節(jié)概念、特點與意義。酶含量的調節(jié):酶蛋白合成的誘導與阻
遏概念,酶降解的調控。
5. 酶的命名與分類。
6. 酶與醫(yī)學的關系:了解酶與疾病的關系。
第四章 糖代謝
1. 概述:糖的生理功能。糖的消化吸收 特定載體轉運的、主動耗能的過程。糖代謝的概
況。
2. 糖的無氧分解:糖酵解的反應過程:概念,反應過程及能量生成。糖酵解的調節(jié):三個
關鍵酶。糖酵解的生理意義。
3. 糖的有氧氧化:有氧氧化的反應過程:三個階段,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的組成,三羧酸
循環(huán)的過程及生理意義。有氧氧化生成的 ATP 。有氧氧化的調節(jié):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及
三羧酸循環(huán)中三個關鍵酶的調節(jié)。巴斯德效應。
4. 磷酸戊糖途徑:磷酸戊糖途徑的反應過程:反應的第一階段,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及 6- 磷酸葡萄糖酸脫氫酶。磷酸戊糖途徑的調節(jié):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是關鍵酶。磷酸戊糖途徑
的生理意義。
5. 糖原的合成與分解:糖原的合成代謝:UDPG 是活性葡萄糖供體以及合成過程。糖原的分
解代謝:分解過程。糖原合成與分解的調節(jié):磷酸化酶、糖原合酶的共價修飾調節(jié)。糖原累
積癥。
6. 糖異生:糖異生途徑:概念及糖異生的四個關鍵酶。糖異生的調節(jié)。糖異生的生理意義。
乳酸循環(huán):循環(huán)過程及生理意義。
7. 血糖及其調節(jié):血糖的來源和去路。血糖水平的調節(jié):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質激
素及腎上腺素各自對血糖的影響。血糖水平異常:高血糖及糖尿病,低血糖。
第五章 脂類代謝
1.脂質的種類及功能:多不飽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噁烷及白三烯:前列
腺素、血栓噁烷及白三烯的化學結構、命名、合成及生理功能。
2. 脂質的消化和吸收:脂類消化的主要場所,膽汁酸鹽、胰脂酶、輔脂酶的作用,脂肪合
成的甘油一酯途徑。
3. 甘油三酯代謝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謝 :合成部位、原料、合成基本過程:甘油一酯
途徑和甘油二酯途徑。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脂肪的動員: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脂
解激素與抗脂解激素。脂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活化—脂酰 CoA 的生成,脂酰 CoA 進入線
粒體,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酮體的生成及利用:酮體的概念,酮體
的生成,酮體的利用,酮體生成的生理意義,酮體生成的調節(jié),酮癥酸中毒。脂酸的合成代
謝:軟脂酸的合成:合成部位、原料、脂肪酸合成酶系及反應過程。不飽和脂肪酸的合成 :
必需脂肪酸的概念。脂肪酸合成的調節(jié):代謝物的調節(jié),激素的調節(jié)作用。
4. 磷脂的代謝:甘油磷脂的代謝:甘油磷脂的組成、分類及結構。甘油磷脂的合成:合成
部位、原料及輔因子,合成基本過程。甘油磷脂的降解:由專一性不同的磷脂酶 A1、A2、
B1、B2、C、D 分別作用。
5. 膽固醇代謝:膽固醇的結構,分布及生理功能。膽固醇的合成:合成部位、原料:乙酰
CoA、能量及供氫物質。合成基本過程: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合成的基本過程。膽固醇合
成的調節(jié):饑餓和飽食、膽固醇及激素分別的調節(jié)。膽固醇的轉化:轉化成膽汁酸、類固醇
激素、7-脫氫膽固醇。
6. 血漿脂蛋白代謝:血脂:血脂的組成及含量。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及結構。載脂蛋
白。血漿脂蛋白代謝: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高密
度脂蛋白。血漿脂蛋白代謝異常:高脂蛋白血癥,遺傳性缺陷。
第六章 生物氧化
1. 生物氧化的概念及意義。
2.氧化呼吸鏈的概念,兩條呼吸鏈的組成和排列順序。
3.氧化磷酸化:概念,P/O,偶聯部位,偶聯機制-化學滲透假說。
4.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呼吸鏈抑制劑、解偶聯劑、氧化磷酸化抑制劑,ADP 的調節(jié)作
用,甲狀腺激素。
5.ATP 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高能磷酸鍵,常見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生物體內能量的儲存
和利用。
6.通過線粒體內膜的物質轉運:線粒體內膜的主要轉運蛋白,胞漿中 NADH 的氧化-α-磷
酸甘油穿梭、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第七章 氨基酸代謝
1. 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蛋白質營養(yǎng)的重要性。蛋白質的需要量和營養(yǎng)價值:氮平衡,生理
需要量, 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
2. 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種類。
3. 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與腐?。旱鞍踪|的消化:胃中的消化,小腸中的消化。蛋白質的腐
敗作用:胺類的生成,氨的生成,其他有害物質的生成。
4. 氨基酸的一般代謝 :體內蛋白質的轉換更新:體內氨基酸的降解及氨基酸的代謝庫的
概念。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聯合脫氨基作用。轉氨基作用:轉氨酶與轉氨基作用,轉氨基
作用的機制。L-谷氨酸氧化脫氨基作用。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α-酮酸的代謝 :經氧化生成
非必需氨基酸,轉變成成糖及脂類,氧化供能:氨基酸、糖及脂肪代謝的聯系。
5. 氨的代謝: 體內氨的來源:氨基酸脫氨基作用產生的氨是體內氨的主要來源,腸道吸收
的氨,腎小管上皮細胞分泌的氨主要來自谷氨酰胺。氨的轉運:丙氨酸-葡萄糖循環(huán),谷氨
酰胺的運氨作用。尿素的生成 :肝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尿素合成的鳥氨酸循環(huán)學說,
鳥氨酸循環(huán)的詳細步驟,尿素合成的調節(jié)。高氨血癥和氨中毒。
6. 個別氨基酸的代謝: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γ-氨基丁酸 、?;撬帷⒔M胺、5-羥色胺、
多胺。一碳單位的代謝:一碳單位與四氫葉酸,一碳單位與氨基酸代謝,一碳單位的相互轉
變,一碳單位的生理功能。含硫氨基酸代謝 :甲硫氨酸的代謝:甲硫氨酸與轉甲基作用,
甲硫氨酸循環(huán),肌酸的生成。半胱氨酸與胱氨酸的代謝:半胱氨酸與胱氨酸的代謝,硫酸根
的代謝。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謝 :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的分解代謝:兒茶酚胺與黑色素的合成,
酪氨酸的分解代謝,苯丙酮酸尿癥。色氨酸的代謝。
第八章 核苷酸代謝
1.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從頭合成原料及合成的途徑。
2.嘌呤和嘧啶核苷酸補救合成。
3.脫氧核苷酸的生成。
4.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謝產物:尿酸的生成,痛風及痛風的治療;NH3、CO2、β-丙
氨酸、β-氨基異丁酸。
5.抗核苷酸代謝藥物的生化機制。
第九章 非營養(yǎng)物質代謝
1. 肝的生物轉化作用:生物轉化的概念,生物轉化反應的主要類型。
2. 血紅色的生物合成:合成原料,限速酶,合成過程。血紅色的生物合成的調節(jié)。
3. 膽汁與膽汁酸的代謝:膽汁。膽汁酸的分類:游離膽汁酸、結合膽汁酸、初級膽汁酸和
次級膽汁酸。膽汁酸的代謝:初級膽汁酸的生成,次級膽汁酸的生成與肝腸循環(huán)。膽汁酸的
功能:促進脂類消化吸收,抑制膽汁中膽固醇的析出。
4. 膽色素的代謝與黃疸:膽紅素的生成和轉運。膽紅素在肝中的轉變。膽紅素在腸道中的
變化和膽色素的腸肝循環(huán)。血清膽紅素與黃疸: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
第十章 DNA 的生物合成(復制)
1. 復制的基本規(guī)律:半保留復制的實驗依據和意義。雙向復制。復制的半不連續(xù)性:復制
叉,領頭鏈,隨從鏈,岡崎片段。
2. DNA 復制的酶學和拓撲學變化:復制的化學反應:反應體系。DNA 聚合酶:原核生物、真
核生物 DNA 聚合酶。復制保真性的酶學依據:核酸外切酶活性和校讀,復制的保真性和堿基
選擇。復制中解鏈和 DNA 分子拓撲學變化:解螺旋酶、引物酶和單鏈 DNA 結合蛋白,DNA 拓
撲異構酶(Ⅰ型和Ⅱ型)。DNA 連接酶。
3.DNA 生物合成過程:原核生物的 DNA 生物合成:起始(解鏈、引發(fā)體和引物),延長,
終止。真核生物的 DNA 生物合成:細胞周期。合成過程:起始,延長,終止。端粒酶。
4. 逆轉錄和其他復制方式:逆轉錄病毒和逆轉錄酶。逆轉錄研究的意義。
5. DNA 損傷(突變)與修復:突變的意義。引發(fā)突變的因素。突變的分子改變類型:錯配、
缺失、插入、框移突變、重排。DNA 損傷的修復:光修復、切除修復、重組修復、SOS 修復。
第十一章 RNA 的生物合成(轉錄)
1. 復制與轉錄的區(qū)別。
2. 轉錄的模板和酶:轉錄模板:結構基因,不對稱轉錄,模板鏈,編碼鏈。 RNA 聚合酶:
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核心酶、全酶),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Ⅰ、Ⅱ、Ⅲ)。模板與
酶的辨認結合。
3. 轉錄過程:原核生物轉錄過程:轉錄起始、延長(轉錄空泡)、終止(依賴 Rho、非依
賴 Rho 的轉錄終止)。真核生物轉錄過程:轉錄起始(TATA 盒或 Hogness 盒,轉錄因子,
轉錄起始前復合物)、延長、終止(真核生物轉錄終止的修飾點)。
4. 真核生物的轉錄后修飾:真核生物 mRNA 的轉錄后加工:首、尾的修飾,mRNA 的剪接。
tRNA 的轉錄后加工:5’前導序列切除,稀有堿基生成(甲基化、還原、核苷內的轉位、脫
氨),3’末端加 CCA-OH。rRNA 的轉錄后加工:45S RNA 剪接。核酶:核酶的特性(核酶
作用的基礎—錘頭結構),核酶研究的意義。
第十二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
1. 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翻譯模板 mRNA 及遺傳密碼:遺傳密碼的概念、種類、特點(方
向性、連續(xù)性、簡并性、擺動性、通用性)。核蛋白體是多肽鏈合成的裝置。tRNA 功能。
tRNA 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酰-tRNA 合成酶,起始氨基酰-tRNA。
2. 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肽鏈合成起始:原核翻譯起始復合物形成(核蛋白體亞基分離,
mRNA 小亞基定位結合,起始氨基酰-tRNA 的結合,核蛋白體大亞基結合);真核生物翻譯起
始復合物形成(核蛋白體大小亞基分離,起始氨基酰-tRNA 的結合,mRNA 在核蛋白體小亞基
的準確就位,核蛋白體大亞基結合)。肽鏈的延長:核蛋白體循環(huán)(進位、成肽、轉位)。
肽鏈合成的終止: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中的能量消耗,多聚核蛋白體。
3. 蛋白質合成后加工和輸送:多肽鏈折疊為天然功能構象的蛋白質:分子伴侶(熱休克蛋
白,伴侶素),蛋白二硫鍵異構酶,肽-脯氨酰順反異構酶。一級結構的修飾:肽鏈 N 端的
修飾,個別氨基酸的共價修飾,多肽鏈的水解修飾。空間結構的修飾:亞基聚合,輔基連接,
疏水脂鏈的共價修飾。蛋白質合成后的靶向輸送:分泌性蛋白的靶向輸送(信號肽,信號肽
識別顆粒,SRP 對接蛋白),線粒體蛋白的靶向輸送,細胞核蛋白的靶向輸送(核定位序列)。
第十三章 基因表達調控
1. 基因表達調控基本概念與特點:基因表達的概念:基因,基因組,基因表達?;虮磉_
的特異性:時間性及空間性。基因表達的方式:基本表達(組成性表達),誘導和阻遏表達。
基因表達調控的多層次性和復雜性。 基因表達受順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共同調節(jié)。
基因表達調控的生物學意義。
2. 原核基因表達調控:原核生物基因組結構特點。原核生物轉錄調控的基本單位-操縱子概
念。乳糖操縱子的結構(Z、Y 及 A 基因,操縱序列,啟動序列,調節(jié)基因,CAP 結合位點),
乳糖操縱子調節(jié)機制(阻遏蛋白的負性調節(jié),CAP 的正性調節(jié),協調調節(jié))。
3. 真核基因轉錄調節(jié):真核基因組結構特點:真核基因組結構龐大,單順反子,重復序列,
基因不連續(xù)性。RNA pol Ⅱ轉錄起始的調節(jié):順式作用元件(啟動子,增強子,沉默子),
反式作用因子(轉錄因子的分類、結構),mRNA 轉錄激活及其調節(jié)(TF ⅡD 組成成分——TBP、
TAF)。
第十四章 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
1.細胞信息物質的概念及分類。
2.受體的概念、分類和作用特點。
3.G 蛋白。
4.膜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機制:cAMP-蛋白激酶途徑。
5.胞內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機制:甲狀腺素、類固醇激素的調節(jié)過程。
第十五章 DNA 重組及重組 DNA 技術
1.自然界 DNA 的重組和基因轉移主要方式:同源重組。細菌的基因轉移與重組:接合作用,
轉化作用,轉導作用。特異位點重組:λ噬菌體 DNA 的整合,細菌的特異位點重組。轉座重
組。
2. 重組 DNA 技術相關概念:重組 DNA(DNA 克隆、基因克?。拗菩院怂醿惹忻?,目的基
因,基因載體(質粒、噬菌體)。
3.重組 DNA 技術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驟:目的基因的獲?。夯瘜W合成法,基因組 DNA 文庫,
cDNA 文庫,聚合酶鏈反應??寺≥d體的選擇和構建。外源基因與載體的連接。重組 DNA 導
入受體菌:感受態(tài)細胞,方式—轉化、轉染和感染。重組體的篩選。
鄭州大學
添加鄭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鄭州大學考研分數線、鄭州大學報錄比、鄭州大學考研群、鄭州大學學姐微信、鄭州大學考研真題、鄭州大學專業(yè)目錄、鄭州大學排名、鄭州大學保研、鄭州大學公眾號、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鄭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本文來源:
http://m.zhangjiajieline.cn/zhengzhoudaxue/cankaoshumu_37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