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導師:劉世龍

發(fā)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四川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導師:劉世龍

四川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導師:劉世龍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導師:劉世龍 正文

 
  劉世龍,1955年7月生,四川人,2000年12月畢業(yè)于日本廣島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現任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工作。曾任日本廣島大學客座研究員、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訪問教授,并曾多次應邀到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訪問、講學和參加學術研討會。
  郵箱:shilong04826@163.com
  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中日關系史 日本文化史
  
  主要代表著作
  《中國的工業(yè)化與清末的產業(yè)行政----以商部、農工商部的產業(yè)振興為中心》(獨著,30多萬字),日本溪水社2002年日文版。
  此書受到日本的史學名家和中國近現代史專家小島淑男教授、陳來幸教授、中井英基教授、中村哲夫教授、西村成雄教授、本莊比左子研究員、山根幸夫教授等的好評,認為此書“對于清末產業(yè)行政首次作了體系性的研究”,“基于充分的史料調查而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顯示出作者“縝密的思考、廣泛的引用、犀利的分析與系統(tǒng)的綜合能力”,是“寫得很有系統(tǒng)的優(yōu)秀著作”。
  此書被日本的學術名刊《史學雜志》(史學會編輯發(fā)行)第111編第11號(2002年)專文介紹。
  此書在2005年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第20屆國際歷史學大會(被稱為世界歷史學界的“奧林匹克”大會)上日本史學代表團的學術報告中,被作為重要的學術成果而介紹(見日本的學術名刊《歷史學研究》2006年第6期所載久保亨教授文)。
  此書被日本的史學教科書《中國歷史研究入門》(勵波夫、岸本美緒、杉山正明編,日本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6年版)選入“第10章 近代”的推薦閱讀文獻;在所列1936年至2005年這70年間出版的日文、中文和英文學術論著(計論文135篇,研究書242冊、種)中,論著被選入的華人學者共有胡繩、汪向榮、俞辛焞、王曉秋、夏曉虹等25人。
  主持或參與科研項目
  作為第一主研而參與金明教授主持的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的國際法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1YJA820031)。
  
  發(fā)表論文
  1.日文
  《獨立思考、學術個性與橫山英先生》,日本《近鄰--CHIKAKI NI ARITE(Being Nearby--Discussions on Modern China)》第49號,2006年。
  《中國歷史上最初的中央產業(yè)行政機關 ----商部的創(chuàng)立》,日本《廣島東洋史學報》第4號,1999年。
  《南洋勸業(yè)會與清末新政時期政府的產業(yè)振興政策》,日本《廣島東洋史學報》第3號,1998年(其漢譯被刊載于《川大史學·中國近現代史卷》,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又被選入馬敏主編《博覽會與近代中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關于清末農工商部的產業(yè)振興政策》,日本《史學研究》第218號,1997年。
  《中國清末新政期產業(yè)振興的問題點----以最近十年的動向為中心》,日本《廣島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第17號,1995年。
  2.中文(近年來)
 ?。?)已刊論文
  《世界博覽會與城市多元文化發(fā)展契機》,《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
  《濟南事件與對日“不抵抗主義”》,《“近代中國與日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巴蜀書社2010年版。
  《城市記憶與中國近代建筑遺存的救護----以南京、重慶為中心的比較》,被選入梁燕城、楊劍龍編《都市發(fā)展與文化保存》(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2010年版。
  《濟南事件期間的蔣介石與對日“不抵抗主義”》,《史林》2010年第1期。
  《中國與日本的不同道路----關于近代史的對話》,《文化中國》(加拿大)2009年第4期。
  《回到“小五四”----九十周年之后的思考》,《文化中國》(加拿大)2009年第2期。
  《關于歷史學前沿的生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白話文與社會動員》,“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國際研討會,2011年12月,東京。
  《清末的講演活動(兼及白話文)----以四川保路運動為例》,“政治變遷與區(qū)域社會:紀念辛亥革命暨保路運動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0月,成都。
  《文化視野下的社會轉型與文體衍變----以魯迅早期書寫中的日語因素為例》,“中西比較視野下的社會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6月,成都。
  《劉湘的喪葬及其解讀》,第二屆近代中國城市大眾文化史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7月,成都。
  
  講授課程
  中國近現代社會史專題研究
  中日關系史(以近代為中心)專題研究
  中華文化(歷史篇·婚姻風尚等)
  日本文化史專題研究
  主要獲獎所指導的《垃圾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的演變----以西南地區(qū)為主兼及其它地區(qū)的考察》(作者李昕)一文獲四川大學2010屆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三等獎。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fā)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xù)隨時更新網頁或發(fā)布調劑信息??佳信删W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四川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四川大學考研分數線、四川大學報錄比、四川大學考研群、四川大學學姐微信、四川大學考研真題、四川大學專業(yè)目錄、四川大學排名、四川大學保研、四川大學公眾號、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四川大學

本文來源:http://m.zhangjiajieline.cn/sichuandaxue/daoshi_49127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