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導師:張箭
四川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導師:張箭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四川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導師:張箭 正文
一、基本信息
張 箭,男, 1955年7月出生,籍貫:成都市,漢族,教 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四川大學博士學位,擔任社會工作: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yè)歷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理事兼副秘書長,所在系、室:世界史, 郵箱地址, zhangjian729cd@sina.com
二、研究信息
研究方向
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下半段)、中西交通比較交流關系(1840年以前)
主要代表著作
獨著《地理大發(fā)現(xiàn)研究,15-17世紀》,商務,2002,近40萬字;獨立主編并主撰《影響世界的猶太巨人》,新疆人民,1996,33萬字;二人合譯《清末近代企業(yè)和官商關系》,中國社會科學,1997,24萬字;獨立編著《世界大航海史話》,海洋,2010,15萬字。
主持或參與科研項目
獨立承擔并完成:四川大學青年教師社科科研項目“尼德蘭革命研究”,1990;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青年項目“地理大發(fā)現(xiàn)研究”,1993;四川省哲社規(guī)劃年度項目“中國美洲古代所謂“交往”研究”,1997;臺灣中流—喜馬拉雅文教基金項目“三武一宗滅佛研究”,1999;四川省哲社規(guī)劃年度重點項目“美洲農作物在世界、中國、四川的傳播和意義”,2005;教育部社科基金年度項目“新大陸農林作物在世界、中國的傳播和意義”,2007;四川省哲社規(guī)劃年度科普項目“世界大航海史話,15-16世紀”,2009。
發(fā)表論文
發(fā)表論文兩百幾十篇,其中刊于國家一級學術刊物如《歷史研究》(2)、《地理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中國史研究》(2)、《世界歷史》(2)、《拉丁美洲研究》、《西亞非洲》(2)、《史學理論研究》(3)、《中國經濟史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2)、《中國翻譯》(2)、《光明日報》之論文二十多篇,所撰論文常被《新華文摘》、復印報刊資料各分冊、《高校文科學報學術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摘轉載(具體論文目錄詳后)
三、講授課程
給本科生講過“世界中世紀史”(簡型、繁型),“世界古代史”,“基督教史”;給研究生講“歐洲宗教改革史專題”;給博士生講“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的中西交通比較交流關系專題(1840年以前)”。
四、主要獲獎
所獲科研、教學、實習等獎勵
獨立獲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三等獎三次:論文《馬可·波羅與地理大發(fā)現(xiàn)》,1996;專著《地理大發(fā)現(xiàn)研究,15-17世紀》,2004;論文《哥倫布第二次遠航與舊大陸生物初傳美洲》,2007。
五、簡歷與治學特點
張箭,男,1955年生于成都市。1972年參加工作,在成都無縫鋼管廠133車間當交庫工、鉗工。1978年夏考入四川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yè)讀本科,1982年夏畢業(yè),獲歷史學學士學位。畢業(yè)論文為《英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特點初探》(1.5萬字),指導教師為劉菁華女士。應屆考取川大世界中世紀史碩士研究生,1985年夏畢業(yè),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為《威廉·奧倫治與尼德蘭革命》(9.5萬字),導師為盧劍波先生。分配在川大歷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紀史教研室(今合并為世界史教研室)工作。1987年升講師,1995年升副教授,1996年加入九三學社。1997年增列為碩士生導師,招收世界中世紀史歐洲宗教改革方向、14-18世紀歐洲史方向、5-13世紀歐洲史方向碩士研究生。1997年夏考取川大中國古代史專業(yè)魏晉南北朝方向(在職)博士研究生,2002年1月畢業(yè),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三武一宗滅佛研究》(27萬字),導師為楊耀坤先生。2000年升教授。2002年7月2007年7月在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作博士后(在職于川大),合作導師為陳志強先生。2003年12月增列為專門史博士生導師及博士后合作導師,招收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的中西交通、比較、交流方向博士生,(世界、中國)基督教史、伊斯蘭教史、佛教史博士生,中外農史博士生,招收這三個方向的博士后。主治中西交通比較史,世界中世紀史,兼治中國中古史、宗教史、農史。
外語情況:英語可寫作,漢譯英;俄語可閱讀,俄譯漢;日語拉丁語可借助詞典閱讀簡單短小的文章。
治學特點和努力方向:長期致力于“四通”,即貫通古今、中外、文史(語言文字文學與歷史)、文理。
六、論文目錄(選列208篇,有☆者為核心、來源期刊;有★者為重要、權威期刊)
001☆約翰·古登堡——歐洲的畢升,《歷史教學》1983年11期;
002齊奧爾柯夫斯基——宇航之父,《人物》1987年3期;
003★奧蘭治的威廉的宗教政策和尼德蘭革命,《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2期;
004☆發(fā)展研究生教育要與社會實際需求相適應,《光明日報》1989年4月19日;
005☆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模亟待調整,《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0年1期
006★翻譯不應削足適履,《中國翻譯》1990年3期;
007☆尼德蘭革命的外交政策,《四川大學學報》1990年3期;
008高教專業(yè)設置、培養(yǎng)層次與國家人口,《高教研究》(川大)1990年2期;
009☆腿部殘疾者用自助行立杖之定名,《語文建設》1992年7期;
010★如何理解和翻譯外國漫畫,《中國翻譯》1992年5期;
011從石錨辨“殷人航渡美洲”,《文史雜志》1992年6期;
012“地理大發(fā)現(xiàn)”簡論,《世界近代史研究》,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013☆大地的形狀、大小與地理大發(fā)現(xiàn),《四川大學學報》1992年4期;
014★缺乏歷史依據(jù)的推斷——就“殷人航渡美洲”問題與房仲甫先生商榷,《拉丁美洲研究》1992年6期;
015☆宗教改革若干重要用語的考析和翻譯,《世界史研究動態(tài)》1993年1期;
016☆《馬可·波羅游記》在地理學和地理大發(fā)現(xiàn)方面的意義,《天府新論》1993年3期;
017★地理大發(fā)現(xiàn)在自然地理學方面的意義,《自然科學史研究》1993年2期;
018中世紀阿拉伯對地球學說的貢獻,《阿拉伯世界》1993年2期;
019社會科學與重獎,《學習與思考》1993年6期;
020☆意大利的科技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動態(tài)》1993年7期;
021商代的造船航海能力與殷人航渡美洲,《大自然探索》1993年4期;
022《真理報》滄桑,《四川新聞出版》1993年4期;
023☆源遠流長枯木逢春的希伯來語,《語文建設》1994年2期;
024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xù)是假問題嗎 ,《學術論叢》1994年3期;
025★馬可·波羅與地理大發(fā)現(xiàn) ,《世界歷史》1994年4期;
026★就中外封建社會的長短問題與何兆武先生商榷,《 史學理論研究》1994年3期;
027“猶太”民族的譯名應改一改,《西亞非洲資料》1994年1期;
028一位不懂外語的大翻譯家,《中外文化交流 》1995年1期;
029★以色列伊拉克孰強孰弱?《西亞非洲》1995年1期;
030An Attempt to Clear up a Chaotic Realm in Historical Studies( 漢譯英),《歷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學結構》, 巴蜀書社1995年版;
031尋找南大陸的人們,《海洋世界》1995年12期;
032☆《山海經》與原始社會研究,《社會科學研究》1996年2期;
033☆關于殷人航渡美洲問題的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1996年2期;
034☆否定“地理大發(fā)現(xiàn)”之否定,《四川大學學報》1996年2期;
035☆“法顯航渡美洲”說批判,《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年1期;
036★馬可·波羅對自然地理學和礦物學的貢獻,《地理研究》1996年2期;
037☆農業(yè)起源的農神說和單中心說商兌,《中國農史》1996年2期;
038從自然地理學辨《山海經》的地域范圍,《大自然探索》1996年3期;
039★《馬可·波羅游記》對地理學和地質學的貢獻,《自然辯證法通訊》1996年4期;
040★論所謂“法顯航渡美洲”說,《世界歷史》1997年2期;
041★評“法顯航渡美洲”說的理論和方法,《史學理論研究》1997年2期;
042馬吉多維奇和他的《地理發(fā)現(xiàn)史綱》,《世界中世紀史新探》,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6年;
043美洲地名由來與鄭和遠航,《鄭和研究》1997年2期;
044漫談各國軍銜及相應翻譯,《文史雜志》1997年4期;
045☆近現(xiàn)代世界通用語芻議,《天府新論》1997年4期;
046★法顯乘船的國籍、數(shù)量、成員和航經的海區(qū),《中國史研究》1997年3期;
047☆法顯時代印尼爪哇流行的宗教,《宗教學研究》1997年3期;
048勤勞的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西亞非洲資料》1997年2期;
049論《山海經》非世界地理書,《成都大學學報》1998年1期;
050論大航海時代及其四個階段,《海交史研究》1998年2期;
051★《世界歷史》與我對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研究,《世界歷史》1998年6期;
052千紀、世紀、年代問題,《文史雜志》1999年1期;
053兩洲一洋地名的由來,《海洋世界》2005年6期;
054二十年來對哥倫布、麥哲倫的研究述評,《鄭和研究》1999年1期;
055☆猶太民族和猶太人杰散論,《世界民族》1999年1期;
056《奧賽羅》(編譯、縮寫),《莎士比亞戲劇故事全集·悲劇卷》,重慶出版社1998年;
057論遠東第一富商哈同,《文史精華》1999年6期;
058大陸橋芻釋,《絲綢之路》1999年4期;
059☆關于中國??瘴溲b力量建設的思考,香港《大公報》1999年8月25日;
060Preface of Leung Ka--Keung , Content of Dai Yuan's Rhythm of Ink, Titles of her works(漢譯英),《戴媛墨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061★古代中國人足跡和地理知識的北至,《歷史研究》1999年6期;
062楊耀坤教授的事跡暨學術成就,《校友通訊》2000年總7期;
063論古代中世紀的世界通用語,《重慶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1期;
064☆元朝北疆范圍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0年1期;
065關于中世紀中西航海史的若干問題,《海交史研究》2000年2期;
066☆論導致北魏滅佛的直接原因暨罪證,《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12期;
067☆吃蜘蛛與食鳥卵,《民俗研究》2000年4期;
068中西語言文字優(yōu)劣比較,《文明比較研究》2000年2期;
069大陸橋經濟帶與西部發(fā)展,《實現(xiàn)新的跨越》,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
070☆葡人開辟歐印新航路辨正,《安徽史學》2001年2期;
071☆明末清初俄使出訪中國初探,《清史研究》2001年1期;
072☆論后周世宗限佛,臺灣《中國文化月刊》2001年4期;
073☆論美洲糧食作物的傳播,《中國農史》2001年3期;
074★關于論文一稿兩投的學術規(guī)范,《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年4期;
075后周世宗是否崇道辨析,《宋代文化研究》第十輯,線裝書局2001年;
076☆中國現(xiàn)階段不宜發(fā)展航母,香港《廣角鏡》2001年11期;
077☆歐印新航路開辟的意義、人選、時間和利潤,《南亞研究季刊》2001年4期;
078★周宋之際的戶數(shù),《中國史研究》2002年1期;
079☆論北周武帝廢佛的作用和意義,《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3期;
080關于籍貫問題,《東方研究》第1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
081吃蜘蛛與食鳥卵考,《農業(yè)考古》2002年1期;
082是教授就應該給本科生上課,《科學時報》2002年6月6日“大學周刊”;
083☆天花的起源、傳布、危害和防治,《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2年4期;
084☆論三武一宗之繼代者的逐步復佛,臺灣《普門學報》2002年6期;
085☆我國的陸地邊界究竟有多長,《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2年11期;
086一流大學需要有一流學風,《四川大學學報》2002年增刊;
087交響音樂民族化中國化的一塊里程碑,《鄭和研究》2003年1期;
088也談中國大學評價,《社會科學報》2003年5月22日6版;
089☆籍貫、祖居地、出生地,《辭書研究》20003年4期;
090是“薩斯”還是“非典”,《科技術語研究》2003年2期;
091☆后周世宗文明限佛析論,《文史哲》2003年4期;
092“小康”涵義的嬗變,《四川大學學報》2003年增刊;
093應當怎樣評價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主要代表人物,《睦鄰友好的使者——鄭和》,海潮出版社2003年出版;
094二議“海龜”,《社會科學報》2004年1月8日5版;
095論佛教對漢語文字詞匯的影響,《成都大學學報》2004年2期;
096☆試析南方為什么不滅佛,《宗教學研究》2004年3期;
097★梅毒的全球化和人類與之的斗爭,《自然辯證法通訊》2004年2期;
098論美洲花生、葵花的傳播和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農業(yè)考古》2004年1期;
099★《地理大發(fā)現(xiàn)研究》評論與雜說,《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2期;
100金字塔研究的幾個問題——兼論它與《山海經》有何關系,《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2期;
101北周禁佛特點初探,《佛學研究》2003年刊;
102應當規(guī)范和限制人名用字,《中華讀書報》2004年3月17日8版;
103下西洋與中國動物學知識的長進,《海交史研究》2004年1期;
104博導“不導”中的制度缺陷,《社會科學報》2004年4月8日3版;
105☆周宋之交中原王朝所轄的戶和口,《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年2期;
106☆鄭和寶船實際噸位探討,《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3期;
107☆強強合并是建設一流大學的有效途徑,《中國教育改革》(香港)2004年8期;
108《中國和亞洲的海洋》簡介,《鄭和研究》2004年2期;
109蟿螽的讀音問題探討,《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04年5期;
110☆淺議規(guī)范博士生的入學考試和學位授予,《中國高教研究》2004年9期;
111中國美洲古代所謂“交往研究”,《四川省社科課題成果選解》,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12下西洋與渡美洲的航海術比較,《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3期,《泉州港與海上絲綢之路,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113哥倫布的軼聞趣事,《海洋世界》2005年1期;
114☆下西洋所見所引進之異獸考,《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1期;
115有關博士后的語言困惑及其對策,《修辭學習》2005年1期;
116☆論中國人沒有參與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地理原因,《南開學報》2005年1期;
117☆記載下西洋的“三書一圖”,《歷史教學》2005年2期;
118☆鄭和下西洋和西葡大航海的若干比較,《中西文化研究》(澳門)2004年2期,《鄭和遠航與世界文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19《鄭和航海圖的》復原,《四川文物》2005年2期;
120★下西洋與非洲動物的引進,《西亞非洲》2005年2期;
121☆拜占廷破壞圣像運動與中國三武一宗滅佛比較,澳門《中西文化研究》2006年1期,《歷史比較的新視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122★哥倫布第二次遠航與舊大陸生物初傳美洲研究,《歷史研究》2005年3期;
123《鄭和航海圖》航線說明輯錄及處理,《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國際學術論壇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124中國人為什么“缺席”了地理大發(fā)現(xiàn),《海洋世界》2005年7期;
125☆馬歡的族屬和《瀛涯勝覽》的地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6期;
126也說如果鄭和航海到達歐洲……,《科學中國人》2005年8期;
127論火藥和指南針在下西洋中的應用,《古代文明》2008年1期;
128☆妙手華編育數(shù)代,史語縱橫戎、狄、夷,《歷史教學問題》2005年6期;
129☆從考古文物辨析鄭和寶船的噸位,《華夏考古》2005年4期;
130兩洲一樣地名的由來,《海洋世界》2005年6期;
131☆卡伯拉爾遠航印度意義初探,《北方論從》2006年1期,《海洋歷史地理論》,山東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32☆《系列世界地圖的故事》評介,《地圖》2006年1期,《經緯跨越四百年》,測繪出版社2011年版;
133俄羅斯的地理發(fā)現(xiàn)辨正,《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06年1期;
134☆后周世宗廢寺汰僧數(shù)量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6年1期;
135地理大發(fā)現(xiàn)新論,《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2期;
136博士教授戲考,《百姓》2006年4期;
137☆唐武宗禁佛之經濟成效探討,《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6年1期;
138寫簡中的繁化問題,《西華大學學報》2006年2期;
139小議“菠蘿”稱謂的統(tǒng)一,《成都大學學報》2006年3期;
140學術研究成果評獎的規(guī)范與改進,《見微知著—中國學界學風透視》,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41關于論文一稿兩投兩發(fā)的雙向學術規(guī)范,《見微知著—中國學界學風透視》;
142☆戰(zhàn)國長平之戰(zhàn)趙降卒被秦坑殺數(shù)新探,《齊魯學刊》2006年4期;
143☆咖啡的起源、發(fā)展、傳播及飲料文化初探,《中國農史》2006年2期;
144《星槎勝覽》英語譯注本評介,《鄭和下西洋研究》2006年7月總第3期;
145對世界一流大學標準的認識偏差,《學習月刊》2006年6期(上);
146論鄭和下西洋的八種精神,《海洋世界》2006年7期;
147《美國核老大的崛起》摘介(編譯),《國際資料信息》2006年7期;
148再談美國隱形空軍與當代戰(zhàn)爭樣式革命,《國際展望》2006年19期;
149論現(xiàn)階段大陸社會科學界不宜設院士,《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11期(上);
150誰站在了“地理大發(fā)現(xiàn)”之外,《海洋世界》2007年1期;
151“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開始與結束,《海洋世界》2007年2期;
152“地理大發(fā)現(xiàn)”是否存在,《海洋世界》2007年3期;
153未曾遠航的航海家恩里克王子,《海洋世界》2007年4期;
154中國在崛起——專家評說,《中國國家地理》(珍藏版)2007年5期;
155從恩里克到迪亞士,《海洋世界》2007年5期;
156論會昌反佛之特點,《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3期;
157貴族瓦斯科·達·伽馬,《海洋世界》2007年6期;
158哥倫布的固執(zhí)(上),《海洋世界》2007年7-8期;
159世界歷史上版圖最大之帝國初探,《陰山學刊》2007年4期;
160論豆薯-地瓜的定名和調整,《西華大學學報》2007年4期;
161豆薯-地瓜栽培傳播史研究,《古今農業(yè)》200年3期;
162航海史上的命名冤案,《海洋世界》2007年9期;
163應當增設學位門類,《學位》,2007年5期;153
164威尼斯商人開啟的英國遠航,《海洋世界》2007年10期;
165小卡博特的北美航行探險,《海洋世界》2007年11期;
166葡萄牙的北美探險與發(fā)現(xiàn),《海洋世界》2007年12期;
161推薦《世界探險史》,《中國經濟時報》2007年10月8日6版;
162菠蘿發(fā)展史考證與論略,《農業(yè)考古》2007年4期;
163中美軍力之再分析對比——兼與周代同志商榷,《科技信息》2007年12月總248期;
164☆中國獅文化初探,《中西文化研究》(澳門)2007年第2期;
165☆論佛教對漢語文字詞匯的影響,《中國文化月刊》(臺灣)2006年10月總310期;
166抗戰(zhàn)時期四川的郵政通訊建設,《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07年5期;蘇麗萍、張箭,
167下西洋引進之縻里羔獸考,《鄭和下西洋研究》2007年7月總第4期;
168論火藥和指南針在下西洋中的應用,《古代文明》2008年1期;
169☆對當前中國研究生教育事業(yè)的憂慮與思考,《當代中國研究》(美國)2008年1期;
170論《大明混一圖》的地理范圍,《鄭和研究》2008年1期;
171小米加步槍與玉米加步槍,《黑龍江史志》2008年7期;
172☆論蒸汽機在工業(yè)革命中的地位,《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3期;
173論火藥和指南針在下西洋中的應用,《古代文明》2008年1期;
174論《大明混一圖》的地理范圍,《鄭和研究》2008年1期;
175哥倫布的固執(zhí)(下),《海洋世界》2007年7-8期;
176論世界史范圍內的三級學科劃分,《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2期;
177鄭和下西洋的精神和遺憾,《長江文明》2008年第1輯,重慶出版社;
178論蘇聯(lián)解體后的核遺產及核擴散危機,《東北亞論壇》2008年4期,石強、張箭;
179論北魏滅佛之特點,《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5期;
180☆基督教傳入西藏年代考,《西藏研究》2008年5期,劉錦濤、張箭;
181西部省級行政區(qū)的由來與發(fā)展,《西部和諧論壇》,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8年版;
182北朝周齊廢寺汰僧數(shù)研究述評,《北朝研究》2008年第四輯,科學出版社2008年;
183★會昌禁佛籍沒寺田數(shù)、還俗僧尼數(shù)及領田數(shù)考,《中國經濟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84☆明清時期傳教士入藏傳教述評,《中國藏學》,2009年1期,劉錦濤、張箭;
185☆古印度阿逾陀國(城)考——兼論許黃玉乃華裔非印裔,《南亞研究季刊》,2009年3期;《普州太后許黃玉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
186再論我國社會科學界的院士問題,《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09年3期;
187★論工業(yè)革命的開端,《自然辯證法通訊》2009年4期;
188清代的賭博概況與政府應對,《蘭臺世界》2009年8期,劉錦濤、張箭;
189洗澡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10月8日;
190☆南瓜傳播發(fā)展史初探,《煙臺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191辣椒是怎樣傳入中國的,《國家人文地理》2010年第1期;
192馬鈴薯的世界旅行記,《國家人文地理》2010年第2期;
193歐洲人是怎樣從非洲偷到咖啡豆的,《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0年第3期;
194☆《金瓶梅》《紅樓夢》之瓜子考,《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195☆評申報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一本譯著,《學術界》2010年第4期;
195懷念姜源先生,《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4月22日;
196中國著名高校最令人感興趣的六個話題,《教書育人》2010年第4期;
197漫談高考狀元的分量差別,《教書育人》2010年第5期;
198可可的起源、發(fā)展與傳播初探,《經濟——社會史評論》(第五輯)三聯(lián)書店2010年;
199☆新中國咖啡產業(yè)60年的崛起歷程,《熱帶農業(yè)科學》2010年11期,陳德新、張箭;
200為世界地圖的新發(fā)展鼓與呼,《經緯跨越四百年》,測繪出版社2011年版;
201波波夫與無線電,《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3月3日;
202論歷史學的學科設置調整,《西華大學學報》2011年1期;
203歷史學的學科調整,《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3月24日;
204德雷克環(huán)球航行冒險記,《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1年第5期;
205塔斯曼遠航太平洋記,《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1年第6期;
206☆佛教造型藝術品在三武一宗法難中的被毀與幸存考,《普門學報》(臺灣)2010年6期;
207☆《封神演義》人物之奇異坐騎初考(異獸部分)《中西文化研究》(澳門),2011年1期;,
208☆木薯發(fā)展史初論,《中國農史》2011年2期;
截止到2011年6月
添加四川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四川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四川大學報錄比、四川大學考研群、四川大學學姐微信、四川大學考研真題、四川大學專業(yè)目錄、四川大學排名、四川大學保研、四川大學公眾號、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大學
本文來源:http://m.zhangjiajieline.cn/sichuandaxue/daoshi_491270.html
推薦閱讀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曾忠東
個人簡介姓名:曾忠東職稱:教授研究領域:金融保險、世界經濟聯(lián)系方式:主要社會兼職四川省世界經濟學會會員,四川省科技青年聯(lián)合會理事代表性論文論文名稱: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新框架……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車莉
個人簡介姓名:車莉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思想政治教育聯(lián)系方式:代表性論文論文名稱:試論用職業(yè)規(guī)劃提高大學生就業(yè)質量,發(fā)表刊物:中國經貿導刊年第期;論文名稱:貫徹科學發(fā)展觀推……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陳小凡
個人簡介姓名:陳小凡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金融學聯(lián)系方式:基本情況金融學博士,理論經濟學博士后,四川大學金融工程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年墨爾本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陳學政
個人簡介姓名:陳學政職稱:特聘副研究員研究領域:政治經濟學;實驗經濟學;發(fā)展經濟學聯(lián)系方式:基本情況英國華威大學經濟學博士現(xiàn)任職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政治經……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鄧常春
個人簡介姓名:鄧常春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世界經濟基本情況博士,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學者()。長期從事世界經濟研究,特別是中印經濟發(fā)展比較研究。承擔……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鄧國營
個人簡介姓名:鄧國營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房地產經濟聯(lián)系方式:工作經歷至今,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至今,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四川大學經濟學院講師教授課程本科生:《計量……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鄧麗
個人簡介姓名:鄧麗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區(qū)域經濟、管理學聯(lián)系方式:教育背景年月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主攻研究方向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年月年月,赴瑞典耶夫勒大學工業(yè)經濟系進行了學術……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鄧奇志
個人簡介姓名:鄧奇志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金融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方式:代表性論文論文名稱:國有銀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難點與對策,發(fā)表刊物:《天府新論》;論文名稱:關于貨幣銀行學……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杜曉蓉
個人簡介姓名:杜曉蓉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金融學聯(lián)系方式:承擔的項目在研項目包括: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際金融危機對亞洲新興經濟體經濟發(fā)展模式的沖擊研究》,主研國家社科基……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段海英
個人簡介姓名:段海英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國民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財政學聯(lián)系方式:教育背景四川大學級政治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級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年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訪……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馮莉
個人簡介姓名:馮莉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金融、財政、宏觀經濟調控聯(lián)系方式:代表性論文論文名稱:關于提高四川出口商品國際競爭力的幾點思考,發(fā)表刊物:《理論與改革》;論文名稱:……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傅志明
個人簡介姓名:傅志明職稱:特聘副研究員研究領域:宏觀經濟學、財政政策、勞動經濟學、摩擦性市場聯(lián)系方式:論文成果工作論文:進行中的論文:;;……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龔馳
個人簡介姓名:龔馳職稱:特聘副研究員研究領域:國際金融,計量經濟學發(fā)表論文中韓新能源產業(yè)合作的經濟效應實證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貿易學會志()()……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龔鍵
個人簡介姓名:龔鍵職稱:副研究員所在院系:經濟學院……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高斌
個人簡介姓名:高斌職稱:特聘副研究員所在院系:經濟學院……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韓冰
個人簡介姓名:韓冰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資產評估法投資項目評估投資項目評估基本情況韓冰男漢生中共黨員,碩士,講師,副教授……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何旭東
個人簡介姓名:何旭東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西方經濟學聯(lián)系方式:基本情況碩士,現(xiàn)為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副教授,西方經濟學碩士生導師。講授課程主要擔任本科《政治經濟學》(資)……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黃勤
個人簡介姓名:黃勤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區(qū)域經濟、戰(zhàn)略空間規(guī)劃聯(lián)系方式:主要社會兼職四川大學循環(huán)經濟研究所所長、四川區(qū)域經濟研究會秘書代表性論文論文名稱:新時期我國發(fā)展規(guī)劃……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賈立
個人簡介姓名:賈立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金融市場農村金融聯(lián)系方式:基本情況賈立,經濟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年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四川大學科技青年聯(lián)合會會員,四川省……
日期:10-09 閱讀量:20 -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導師:賈文
個人簡介姓名:賈文職稱:副教授研究領域:世界經濟、財務會計與稅收籌劃聯(lián)系方式:代表性論文論文名稱:中央財政支持對西藏農牧民收入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協(xié)整和向量自回歸模型,發(fā)……
日期:10-09 閱讀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