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考研專業(yè)介紹:中共黨史

發(fā)布時間:2020-06-1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湖北大學考研專業(yè)介紹:中共黨史

湖北大學考研專業(yè)介紹:中共黨史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北大學考研專業(yè)介紹:中共黨史 正文

 中共黨史專業(yè)碩士點概況
  
  一、培養(yǎng)目標和就業(yè)方向
  本專業(yè)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門知識,適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能從事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學與研究,能從事宣傳和黨務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中高級專門人才。畢業(yè)生就業(yè)方向和部門廣泛,一般大部分在高校(含高職高專學校)、黨校、政府機關就業(yè),部隊、企業(yè)和中學也有就業(yè)的同學。
  
  二、研究隊伍和研究成果
  本學科在過去30多年悠久建設歷史的基礎上,目前已形成了四個比較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研究、中共黨史人物研究、中共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研究和中共與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在研究隊伍中,有博導1人,碩導6人,教授5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在讀的7人。主持國家、省和廳級各類課題14項,先后出版了《惲代英傳記》、《李漢俊》、《中國革命史論》、《中共一大的湖北人》、《為革命獻身的湖北省委書記》、《八十年來中共黨史研究》、《武漢五四運動史》、《紀念武漢抗戰(zhàn)60周年暨中山艦遇難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xiàn)代化視野下的孫中山研究》、《蔡和森與〈向導〉周報》、《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論稿》、《鄧小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江澤民人才思想研究》等10多部著作。近三年來,本學科人員在《中共黨史研究》、《抗日戰(zhàn)爭研究》、《近代史研究》、《光明日報》等重要報刊上發(fā)表論文100多篇,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其中,相關成果獲省部級獎6項,獲高校人文社科獎1項,在省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
  
  三、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
  
  1.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研究
  本方向研究成果以田子渝教授和徐方平教授為主,特色最明顯,在全國的影響也最大。田子渝教授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史研究”(2004—2008年)1項,徐方平教授承擔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中共早期傳媒與黨的先進性建設研究”(2007—2010年)1項。出版著作4部,在《中共黨史研究》、《抗日戰(zhàn)爭研究》、《近代史研究》、《光明日報》等重要報刊上發(fā)表相關論文16篇。在過去集中研究惲代英、李漢俊、董必武的基礎上,現(xiàn)在通過在臺北發(fā)現(xiàn)的大革命時期毛澤東的新史料,通過解密的前蘇聯(lián)和共產國際的擋案資料,加強了對毛澤東、蔡和森的研究;突出研究《向導》、《先驅》等中共早期傳媒在馬克思主義于中國早期傳播歷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注重從宏觀上全景式研究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特點和規(guī)律。田子渝教授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研究,既有論文,又有專著。日本學者小野信爾、加拿大學者徐乃力和美國學者吳應光,以及中國著名學者郭德宏、唐寶林等均對他的研究成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徐方平教授關于中共早期報刊傳媒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關系的研究,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2.中共黨史人物研究
  本方向研究的成果以學術前輩張廣立教授、田子渝教授、徐方平教授和于麗副教授為主,其特色是研究對象相對集中,形成了中共創(chuàng)建時期湖北地方黨史人物和抗戰(zhàn)時期新四軍人物研究的兩個專門領域,先后推出了《湖北英烈傳》(6卷)、《中共一大的湖北人》、《為革命獻身的湖北省委書記》、《李漢俊》、《惲代英傳記》等有份量和有較大學術影響的著作。張廣立教授先后擔任了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理事和編委、湖北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科研成果十分豐富。
  田子渝教授利用多次赴臺灣和國外交流講學的機會,收集寶貴的資料,出版了《武漢國民政府史料》、《武漢抗戰(zhàn)史料》等價值極高的著作,對毛澤東和王明的關系提出了有別于傳統(tǒng)思維的新觀點。同時,田教授以中國共產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為指導,在海峽兩岸關系的研究方面也富有特色。此外,徐方平教授關于蔡和森的研究已經出版專著1部,發(fā)表論文8篇,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3.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研究
  本方向研究成果以王體正教授、楊業(yè)華和董立仁副教授為主,以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設的理論為指導,經過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的特色是,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視角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深入探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大學生頭腦問題。探索了鄧小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文明社區(qū)、武漢人形象的模式選擇與重塑、大學生道德建設等問題。本研究方向以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多項省、市、廳級社科基金來帶動其研究。近年來,主要成員在《哲學研究》《倫理學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發(fā)表學術論文98篇,其中32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摘載。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6部。其研究成果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4.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
  本方向研究成果以郭大俊教授、呂一群副教授和李本義副教授為主。目前,集中研究中國共產黨以前的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的問題,為研究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現(xiàn)代化打基礎。例如,郭大俊教授研究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對中國現(xiàn)代化的探索和貢獻,呂一群副教授研究張之洞與洋務運動,與湖北新政的關系,李本義副教授研究孫中山與中國現(xiàn)代化的關系等。出版著作3部,發(fā)表論文20多篇。
湖北大學

添加湖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北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北大學報錄比、湖北大學考研群、湖北大學學姐微信、湖北大學考研真題、湖北大學專業(yè)目錄、湖北大學排名、湖北大學保研、湖北大學公眾號、湖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zhangjiajieline.cn/hubeidaxue/zhuanyepaiming_33925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