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導師:陶東風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導師:陶東風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導師:陶東風內(nèi)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導師:陶東風 正文

?基本情況

陶東風,男,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F(xiàn)為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廣州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兼職博士生導師,《文化研究》叢刊主編,主要從事文藝學、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當代中國文化研究。

已出版的著作有《社會理論視野中的文學與文化》《當代中國的文化批評》《文化研究:西方與中國》《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文化熱點》《文學理論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評》《當代中國文藝學研究》《當代中國的文化研究》《頹敗?毀滅?救贖》等,翻譯有《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文化研究導論》等。

?教學工作

承擔本科生的課程:

l、文學理論

2、大眾文化導論

研究生課程:

1、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文化研究

2、文化研究導論

3、文學理論前沿

4、當代文學與政治文化

?學術兼職

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

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

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文化研究》叢刊主編

人大復印資料《文化研究》分冊責任編委

?科研成果

(一)主要學術專著

1、《中國古代心理美學六論》,17.5萬字,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1月,1999年1月第二次印刷。此書獲首屆全國青年優(yōu)秀美學學術成果獎。

2、《死亡情愛隱逸思鄉(xiāng)》(與徐莉萍合作),10萬字,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本書獲1994年度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青年獎。

3、《夢幻與現(xiàn)實》,10萬字,海南出版社,1993年12月。

4、《文學史哲學》,25萬字,河南民出版社,1994年4月。

5、《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藝術辭典》,副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9年8月。

6、《現(xiàn)代心理美學》(國家八五重點社會科學項目),編委,并承擔1—3章約6萬字的寫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2月。

7、《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20萬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2000年再版。

8、《從超邁到隨俗——莊子與中國美學》,18萬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9、《闡釋中國的焦慮——轉型時代的文化解讀》(與金元浦合著),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年1月。

10、《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年9月初版,2001年再版。

11、《后殖民主義》,臺灣揚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

12、《文化與美學的視野交融·陶東風學術自選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破鏡與碎影》,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社會轉型期審美文化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2月。

15、《文化研究:西方與中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16、《社會理論視野中的文學與文化》,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之間》,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年。

17、《文學理論基本問題》(與王南合作),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2005年第二版;2007年第三版;2012年出版修訂版。

18、《當代中國的文化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19、《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文化熱點》,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20、《文學理論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評》,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

21、《新時期文學三十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22、《當代中國文藝學史(1949-2009)》(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23、《博言天下》,安徽文藝出版社,2012年。

24、《文學理論與公共言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25、《陶東風古代文學與美學論著三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26、《當代中國的文化研究:約1990~2010》(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二)譯著類

1、[美]艾倫溫諾:《創(chuàng)造的世界》(合譯),承擔1萬字,黃河文藝出版社,1989年。

2、[美]魯?shù)婪颍⒍骱D贰蹲呦蛩囆g心理學》(合譯),承擔第一、二章約6萬字,黃河文藝出版社,1990年。

3、[英]阿雷恩.鮑爾德溫《文化研究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以]耶爾.塔米爾《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

修訂版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

5、[美]戴維.施沃茨:《文化與權力――布迪厄的社會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

(三)主編類

1、大型學術集刊《文化研究》(1-33輯)。

2、連續(xù)性出版物《文化研究年度報告》。

3、ChineseRevolutionandChineseLiterature,(ed),CambridgeScholarsPublishing,2009.

4、《知識分子與社會轉型》,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文化研究精粹讀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6、《文學經(jīng)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7、《大眾文化教程》(主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2012年修訂版。

8、《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文化熱點》,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9、《粉絲文化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10、《亞文化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11、《名人文化讀本》(與楊玲合作),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四)論文類(代表性論文):

《文化研究與中國國情》,《天津社會科學》1998年第3期,摘入《新華文摘》,1998年第8期。

《審美現(xiàn)代性:西方與中國》,《文藝研究》2000年第2期。收入《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0年第3期。

《批判理論的語境化與中國大眾文化》,《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

《文化研究向何處去?》,《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文藝理論》2001年第4期。

《流行文化呼喚新的研究范式》,《文藝研究》2001年第5期。

《大學文藝學的學科反思》,《文學評論》,2001年第5期。

《大眾化與文化民族性的建構——社會理論視野中的50年代末新詩歌發(fā)展討論》,《文藝研究》2002年第3期。

《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文藝社會學的重建》,《文藝研究》,2004年第1期?!度舜髲陀≠Y料·文藝理論》2004年第4期。

《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消費文化批判》《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2004年第11期全文轉載。

《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研究的三種范式》,《文藝爭鳴》2004年第5期?!度舜髲陀≠Y料·文化研究》2004年第12期。

《開放文學理論》,《文學評論》2004年第6期。

《身體寫作:前新時期,新時期,后新時期》,《文藝研究》2005年第10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2期轉載。

《文學的祛魅》,《文藝爭鳴》2006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2006年第4期全文轉載。

《中國文學已經(jīng)進入裝神弄鬼時代?》,《當代文壇》2006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7年第4期全文轉載。

《重審文學理論的政治維度》,《文藝研究》2006年第10期?!度舜髨罂瘡陀≠Y料?文藝理論》2006年第12期全文轉載。

《反思社會學視野中的文藝學知識建構》,《文學評論》2007年第5期。

《精英化-去精英化與文學經(jīng)典建構機制的轉換》,《文藝研究》2007年第12期。

《網(wǎng)路交往與新公共性的建構》,《文藝研究》2009年第1期?!度舜髲陀≠Y料·文化研究》2009年第6期全文轉載。

《70年代的碎片化、審美化與去政治化》,《文藝研究》,2010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xiàn)代當代文學評論》2010年第7期全文轉載。

《文學理論為何與何為?》《文藝研究》2010年第9期。《新華文摘》2011年第5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文藝理論》2010年第12期全文轉載?!陡叩葘W校文科學術文摘》,2011年第6期。

《記憶是一種文化建構》《中國圖書評論》,2010年第9期?!缎氯A文摘》2011年第2期。

《雷鋒:黨-國倫理符號的建構與解構》,《二十一世紀》(香港)2010年8月號。

《文化創(chuàng)傷與見證文學》,《當代文壇》,2011年第5期。

《“文學與記憶”范式及其批評實踐》,《文藝研究》2011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研究》2011年第10期全文轉載。

《故事、小說與文學的本質——阿倫特、哈維爾、昆德拉論文學》,《文藝爭鳴》,2012年第3期。

《論文化批評的公共性》,《文藝理論研究》,2012年第3期。

《一部發(fā)育不全的哲理小說——重讀禮平<晚霞消失的時候>》,《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第7期。

《<受活>:當代中國政治寓言小說的杰作》,《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第9期。

《關于當代中國社會災難書寫的幾個問題》,《當代文壇》,2013年第9期。

《大院頑主的荒唐歲月與成圣之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第2期。

《從兩種世俗化視角看當代中國大眾文化》,《中國圖書評論》,2014年第3期。

《一個知識分子革命者的身份危機及其疑似化解——重讀王蒙的中篇小說<蝴蝶>》,《文藝理論研究》,2014年第8期。

《被抽空了社會歷史內(nèi)涵的愛情絕唱》,《當代文壇》,2014年第9期。

《革命與啟蒙的糾葛——論李銳陛下的張仲銀形象》,《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第10期。

《本能、革命、精神勝利法——評汪暉<阿Q生命中的六個瞬間>》,《文藝研究》,2015年第3期。

《文化研究:在體制與學科之間游走》,《當代文壇》,2015年第3期。

《畸變的世俗化與當代大眾文化》,《文學評論》,2015年第7期。

《從命運悲劇到社會歷史悲劇——閻連科<年月日><日光流年><受活>綜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第2期。

《從進步敘事到悲劇敘事——講述大屠殺的兩種方法》,《學術月刊》,2016年第2期。

《在左翼傳統(tǒng)之外書寫“窮苦人”——兼論閻連科的底層立場和“人民性”概念》,《當代文壇》,2016年第2期。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文學書寫——類型分析與個案研究》,《學術研究》,2016年第8期。

《法西斯主義的思想根源及其批判》,《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7年第3期。

《梁曉聲的知青小說的敘事模式與價值誤區(qū)》,《南方文壇》,2017年第9期。

?主要項目

1、主持國家85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文學藝術的發(fā)展”,經(jīng)費2萬元,1994-1997年。

2、主持國家教委1998年度社會科學項目“文化詩學:西方與中國”,經(jīng)費2萬元。

3、主持北京市百人工程項目“90年代審美文化”,經(jīng)費1萬元,1996-1999年。

4、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學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項目“文學與國民性改造”,經(jīng)費2萬元,2000-2003年。

5、主持北京教育局精品教材項目“文學理論基本問題”,經(jīng)費2萬元,2002-2004年。

6、主持教育部人文基地重大項目“當下中國文化狀況及其對策研究”(編號02JAZJD750),經(jīng)費20萬元,2003-2006年。

7、主持2006年度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學的祛魅與文藝學的邊界問題”(項目批準號:06BZW002),經(jīng)費8萬元。

8、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西方文論中國化和中國文論建設”子項目,“中國現(xiàn)代文論中的‘文化研究’”,經(jīng)費2萬元。

9、主持北京市人才強教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文學的祛魅”,經(jīng)費60萬元,2006-2008年。

10、主持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文學理論精品課程建設”,經(jīng)費60萬元,2008-2010年。

11、主持教育部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項目“文學理論教學團隊建設”,經(jīng)費90萬元,2009-2012年。

12、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的價值觀研究”(項目批準號:11&ZD022),經(jīng)費80萬元。

?獲獎

1、《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年),2000年12月獲得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2、《文化研究:西方話語與中國語境》獲得“新時期20年優(yōu)秀文學理論論文獎”,2001年7月。

3、論文《審美化、生活方式與消費主義》,于2004年11月獲得“第四屆中國文聯(lián)優(yōu)秀文藝評論獎一等獎”。

4、本人主持的文學理論課程于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文學理論精品課程”。

5、本人主編的教材《文學理論的基本問題》,2007年被評為“北京市精品教材”。

6、主持“文學理論”課程,被評為2007年國家精品課程。

7、專著《當代中國的文化批評》,獲得2008年第十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8、本人主持的教改項目“學科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與文學理論精品課程建設”于2009年分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9、本人主持的文學理論教學團隊2009年批準為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

10、專著《中國新時期文學30年(1978-2008)》,獲得2010年第十一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11、主編教材《大眾文化教程》(2008年初版、2012年修訂版),于2013年獲得“北京市精品教材”,入選“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范教材,并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第八次優(yōu)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12、《當代中國文藝學研究(1949-2009)》(第一作者),獲2014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13、創(chuàng)辦并主編學術集刊《文化研究》,自2008年以來連續(xù)多次入選CSSCI來源集刊,連續(xù)三次獲得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學術集刊獎。

?主要榮譽

2000年、2003年分別被評為“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

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

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皠?chuàng)新拔尖人才”。

2008年被評為“北京市教學名師”。

?聯(lián)系方式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大學城外環(huán)西路230號廣州大學行政東樓前座634室

郵箱:dftao1959@163.com

廣州大學

添加廣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州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廣州大學報錄比、廣州大學考研群、廣州大學學姐微信、廣州大學考研真題、廣州大學專業(yè)目錄、廣州大學排名、廣州大學保研、廣州大學公眾號、廣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廣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zhangjiajieline.cn/guangzhoudaxue/yanjiushengdaoshi_55556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