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劉殿祥

發(fā)布時間:2021-11-2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大同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劉殿祥

大同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劉殿祥內(nèi)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guān)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大同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劉殿祥 正文

姓名  劉殿祥  教授  博士

一、教師簡介

劉殿祥(1966年3月),男,漢族,中共黨員,山西山陰人,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電子郵箱:liudx66@163.com

二、學習工作經(jīng)歷(包括學術(shù)兼職)

學習經(jīng)歷:

1985.09_1989.7  山西師范大學中文系   本科

1993.09_1994.7  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   進修

1994.09_1997.7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攻讀碩士學位

2006.09_2009.7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攻讀博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1989.07_1993.8    雁北師范學院中文系助教

1997.07_2006.8    雁北師范學院中文系和大同大學文史學院講師、副教授

2009.07至今       大同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教授

2013.01至今       云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shù)兼職:

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會、中國聞一多研究會、中國郭沫若研究會、中國古都學會、三晉文化研究會理事,日本聞一多研究會會員、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中國魯迅學研究會、中國小說學會會員,大同市政協(xié)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顧問,《北朝研究》編輯部主任,大同大學學術(shù)委員會、教學督導和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科版)編委,山西師范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

二、科研成果

(一)學術(shù)論文

[1]劉殿祥.比較文學的必然性.雁北師專學報,1990,2:43-46.

[2]劉殿祥.比較文學的本體界定.雁北師專學報,1991,2:37-41.

[3]劉殿祥.厚積薄發(fā)的文學史反思.理論與創(chuàng)作,1996,6:39-40.

[4]劉殿祥.聞一多詩歌理論中藝術(shù)現(xiàn)實美的生成.聞一多研究集刊,1997,1、2:23-30.

[5]劉殿祥.文學與文化的對接.江蘇社會科學,1997,3:188-189.

[6]劉殿祥.詩唐人格和詩唐文化的史家觀照——聞一多唐詩研究略論.呂梁高等??茖W校學報,1999,3:12-18.

[7]劉殿祥.聞一多學術(shù)個性品格略論.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0,1:10-14.

[8]劉殿祥.略論聞一多詩學理論的特性與價值.山西師范大學學報,2000,2:32-35.

[9]劉殿祥.聞一多詩集《紅燭》的藝術(shù)追求.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1,5:38-40.

[10]劉殿祥.《死水》的藝術(shù)精神結(jié)構(gòu).聞一多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1:467-477.

[11]劉殿祥.論聞一多求學時期教育文化思想的現(xiàn)代取向.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2,6:4-7.

[12]劉殿祥.論聞一多之于中國現(xiàn)代大學文化的建構(gòu).聞一多研究集刊,武漢:武漢出版社,2004,4:189-204.

[13]劉殿祥.聞一多的力美型人格和美學風格.2004年聞一多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12:216-224.

[14]劉殿祥.聞一多與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文化.江漢論壇,2006,11:134-136.(收入《聞一多殉難60周年紀念暨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3:346-356.

[15]劉殿祥.聞一多著作的版本演變和全集成型.汕頭大學學報,2007,4:66-71.

[16]劉殿祥.論郭沫若對聞一多的評價.中國文學研究,2008,2:73-77(收入《當代視野下的郭沫若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8,6:320-333).

[17]劉殿祥.論聞一多歷史意識的生成.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9,1:119-123.

[18]劉殿祥.郭沫若《女神》和聞一多《紅燭》比較略論.郭沫若學刊,2009,1:49-54.

[19]劉殿祥.論聞一多學術(shù)研究中的詩性思維.汕頭大學學報,2009,2:45-49.

[20]劉殿祥. “五四”新文化與二十世紀時代精神.中國文學研究,2009,2:5-9.

[21]劉殿祥.論聞一多的詩中之學.文學評論叢刊,2009,2:95-103.

[22]劉殿祥.論聞一多對國學的態(tài)度及其變化.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2:17-21.

[23]劉殿祥.論聞一多和魯迅的精神聯(lián)系.魯迅研究月刊,2010,7:40-46.

[24]劉殿祥.《女神》與《死水》兩詩集藝術(shù)精神結(jié)構(gòu)比較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0,5:139-146(收入《郭沫若研究年鑒》(20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201-208).

[25]劉殿祥.聞一多書信中的現(xiàn)代作家作品評價輯論.新文學史料,2010,4:101-115.

[26]劉殿祥.殺蠹的蕓香——聞一多國學研究的價值取向略論.光明日報“國學”版,2011年2月14日.

[27]劉殿祥.論聞一多的國學研究結(jié)構(gòu)及其特征.聞一多誕辰110周年紀念暨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5:94-108.

[28]劉殿祥.從《女神》到《死水》:時代思潮的演變和詩人個性精神的變遷.郭沫若學刊,2011,3:43-48.

[29]劉殿祥.論聞一多神話學研究對民族文化起源的探索.絲綢之路(理論版),2012,20:48-52.

[30]劉殿祥. 論郭沫若和聞一多《周易》研究的聯(lián)系. 中國社會科學論壇·郭沫若與文化中國,2013,9

[31] 劉殿祥. 從中國學術(shù)史到聞一多的學術(shù)研究. 《2016年聞一多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3:247-267.

[32]劉殿祥. 聞一多國學研究特征論. 江漢論壇,2017,4:95-100.

[33]劉殿祥. 聞一多神話學研究略論. 《神話與詩》(日本),2018,16:59-72.



(二)科研項目

    1、主持

[1] 山西現(xiàn)代學術(shù)文化的建構(gòu),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晉規(guī)辦字【2006】5號),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2006年9月,0.5萬元.

[2] 聞一多與郭沫若比較研究,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GY2008L12),四川省教育廳,2008年3月,0.3萬元.

[3] 聞一多國學研究論,博士科研啟動費項目,山西大同大學,7萬元.

[4] 詩與學術(shù)之間:中國現(xiàn)代詩人與古典學術(shù)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10YJA751040),教育部社科司,2010年11月, 9萬元.

[5] 現(xiàn)代文化視域中的聞一多古典學術(shù)研究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BZW079),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2012年6月,15萬元.

[6]國學視域中云岡文化的生成研究,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2013329),山西省教育廳,2013年7月,10萬元.

2、參與

[1] 云岡石窟媒介形象研究.山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2017339),山西省教育廳,2017年6月,5萬元.劉殿祥(6-2).

[2] 跨文化交流視角下英語國家云岡石窟文獻整理、翻譯與研究.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8YJCZH098),教育部社科司,2018年7月,8萬元.劉殿祥(9-4).

[3] 云岡石窟與近代大同區(qū)域社會研究.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201801037),山西省教育廳,2018年9月,5萬元.劉殿祥(5-2).

[4] 北魏儒學建構(gòu)與山西民族文化研究.2018年山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1803094),山西省教育廳,2018年9月,經(jīng)費1萬元.劉殿祥(4-2).

(三)代表著作、編著、譯著等

[1]詩與學術(shù)之間:現(xiàn)代詩人聞一多的古典學術(shù)研究.劉殿祥著.北京:中國書海出版社,2017年8月.

[2]聞一多《死水》論.劉殿祥著.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年1月.

[3]聞一多學術(shù)思想評傳.劉殿祥(2-2).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1月.

[4]魯迅研究.劉殿祥(參編,撰寫其中1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

[5]北京歷史文化十五講.劉殿祥(參編,撰寫其中1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6]插圖本百年中國文學史(三卷本).劉殿祥(副總主編,中卷副主編,撰稿12萬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7]聞一多代表作.劉殿祥(主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1月.

[8]楊振聲代表作.劉殿祥(主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

[9]海烈婦百煉真?zhèn)鳎ㄖ袊诺湮膶W海外珍稀本(孤本)文庫之一).劉殿祥(主編并點校2-1).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4年3月.

(四)學術(shù)會議(近兩年)

[1]聞一多的古典學術(shù)研究與“清華學派”. 日本聞一多研究學會第21回研究大會,2017. 

[2]城市更新視角下大同城市文化的重構(gòu)——以云岡文化為例. “中國中等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新路徑”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2017:25.  

[3]乾嘉學派古文經(jīng)學到晚清今文經(jīng)學的方法論演變與傳承. 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第十九屆學術(shù)年會,2018.

[4]基于區(qū)域歷史文化研究的文化自信、文化傳承與文化創(chuàng)新——以大同歷史文化(云岡文化)為例. 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2018年學術(shù)年會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思想學術(shù)研討會,2018.

[5]建筑·制度·文化:北魏平城文化的國學價值. 2018中國大同北魏文化論壇,2018.

[6]聞一多與郭沫若詩學比較論.近現(xiàn)代中國文學與文論高端論壇,2018.

三、獲獎情況

[1]聞一多著作的版本演變和全集成型.聞一多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1994-2008)三等獎,中國聞一多研究會、中國聞一多基金會,2009年11月.

    [2]聞一多《死水》論.山西省第七次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優(yōu)秀獎,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評獎委員會,2012年8月.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wǎng)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lián)系方式

添加大同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guān)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大同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大同大學報錄比、大同大學考研群、大同大學學姐微信、大同大學考研真題、大同大學專業(yè)目錄、大同大學排名、大同大學保研、大同大學公眾號、大同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大同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大同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大同大學

本文來源:http://m.zhangjiajieline.cn/dtdx/yjsds_565525.html

推薦閱讀